鄭文燦為什麼輸到脫褲子?

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鄭文燦為什麼輸到脫褲子?
分享出去

撰文/陳止戈
關於要不要收押鄭文燦,桃園司法界上演了一輪檢辯大戰,第一回合院方裁定500萬元交保。檢方抗告後,第二回合院方加碼700萬,裁定1200萬元交保,檢方依舊不服抗告,第三回合終於如檢方所願,鄭文燦遭收押禁見。
這是繼扁案之後最震撼的政法大戲,曾經被視為政壇當紅炸子雞的鄭文燦,為何一夕之間淪為落湯雞?賴清德總統是否居間扮演了某種角色?在在都牽動著最敏感的政治神經。

眼看他起高樓、宴賓客,豈料瞬間樓塌了!

鄭文燦出身野百合學運,1997年初試啼聲當選桃園縣議員,兩千年政黨輪替後他轉換跑道,先後出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及蘇貞昌內閣新聞局長,因為捲入台視釋股案而請辭下台,此後鄭文燦沉潛了很長一段時間,政壇幾乎忘了他的存在。

2022年桃園全軍覆沒,鄭文燦反而升官埋下禍根。
2022年桃園全軍覆沒,鄭文燦反而升官埋下禍根。

2009年民進黨找不到人出戰桃園縣長,鄭文燦臨危受命,征戰58天輸給吳志揚五萬票,卻為他的政治前途重燃起生機,在苦苦蹲點六年之後,2014年九合一大選,桃園已升格為直轄市,原本不被看好的他,挾太陽花聲勢以三萬票之差擊敗吳伯雄家族入主市府,從此踏上長達八年的高光時刻,那年他還不滿五十歲,與當選台中市長的林佳龍,及稍後擔任高雄市代理市長的陳其邁等,被列為接班梯隊的明日之星。
在接班梯隊之中,林佳龍、陳其邁、黃偉哲都是60歲上下,鄭文燦小了3歲,而現年64歲的賴清德,則已完成了兩任台南市長及閣揆資歷,再加上四年副總統韜光養晦,仰攻大位早已著了先鞭,有志者的最佳韜略就是沉潛八年,靜待風生水起。

蔡英文的加持並不能確保一生平安。
蔡英文的加持並不能確保一生平安。

新潮流剪不斷理還亂的瑜亮情結!

然而鄭文燦卻有他的難言之隱,一是他與賴同屬新潮流,在派系平衡的需求之下,他被刻意塑造為「北流」大阿哥,用以牽制「南流」賴清德,瑜亮情結之說不脛而走。二是鄭文燦的履歷根基其實並不紮實,缺了立委及部會歷練,八年桃園市長手握約1.2兆預算,就是最大的政治資本,於是八年執政「有求必應、皆大歡喜」成為他的特殊風格,表面上看不分藍綠一團和氣,細究未嘗不是雨露均沾和稀泥。
台灣政治與選舉跟土地勾結最深,因為土地涉及的利益跟金額龐大,而且權力又握在行政首長手上,連政府招標的案子,也有許多直接跟土地關聯。行政首長的權限,影響土地的價值太多,就像從柯文哲的京華城案及北士科案,可以看到市長的手如果伸進土地,會影響業者多麼驚人的利益。

新潮流開枝散葉,內部也有激烈競爭。
新潮流開枝散葉,內部也有激烈競爭。

透過利益分配的交情,禁不起時間考驗,選舉一到,各自歸隊才是現實,這個後遺症在2022年的九合一大選終於總爆發,市長方面因為缺乏有計劃的培養接棒者,因此給空降的張善政撿到了大便宜,更慘的是,並不團結的民進黨,六席立委居然全軍覆沒,鄭文燦不但沒有挑起責任,反而獲得拔升為行政院副閣揆,無功受祿大不祥,但鄭文燦居然喜孜孜的接受了,埋下了今日的大禍。

權力魔戒與金錢美色是人性修羅場!

從司法實務的面向來看,覊押的目的是保全證據和確保審判程序得以進行,檢察官向法院申請羈押,不表示一定有罪,檢察官再三要求羈押,就表示已有定見,而法官最終接受了請求,跡象顯示,鄭文燦要想全身而退恐怕很難。
再從政治層面來看,鄭文燦其實並沒有核心班底人馬,他的政治行情,很大程度來自蔡英文的加持,古有明訓,趙孟能貴之亦能賤之,一旦蔡總統卸任,頓時失去了依恃,內閣改組沒人看好他,即使海基會董事長這個虛缺,據說也是前老闆「刼胡」來的,他甚至擺出大有作為的姿態,這就有點不識大體了,外界以「胖周瑜」稱而不名,其實是溢美之辭,但鄭文燦顯未警覺而且笑納了,這犯了自大躁進的兵家大忌。

金錢與權力的誘惑是政客的修羅場。
金錢與權力的誘惑是政客的修羅場。

當他履職第一任市長時,曾受訪闡述「如何做好多虧政首長」,他說:「要有體力,要有抗拒壓力和誘惑的能力,然後恩怨是非、金錢都要看破。」連任之後他又補充「責任愈重,權力的誘惑,民粹的壓力,我們也要適切處理,….要成為領導者,要經過基本訓練,很多問題要理性思考,還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能濫權。」
收押之前,民進黨主動釋出態度:收押停權三年,起訴除名,一審有罪就開除黨籍。可謂冷竣無情,光是停權就阻斷了藉選舉翻身的希望,更遑論四年後東山再起了,鄭文燦也不能怪同志無情,要怪只能怪面對誘惑時,沒有做到真正的看破魔鬼的誘惑。

海基會董事長可能成為他的最後一個政治職務。
海基會董事長可能成為他的最後一個政治職務。

分享出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