採訪報導/陳曉天
位處南疆的屏東向來就是體育大縣,多年來為同國家培育了許多傑出的體育人才,就以國人最喜愛的棒球而言,「南美和、北華興」無疑就是孕育國手的兩大搖籃,而美和就是球迷心中的聖地,半世紀來發掘了許多棒壇奇才。
為了更有效益的推廣運動風氣,培育運動人才,屏東縣政府成立了非政府組織的「體育會」,下設71個單項委員會,隸屬於亞奧運項目37個,非亞奧運項目34個,結合民間量量,全方位的從小開始培植可造之材。
除了棒球、籃球、田徑等重點項目之外,桌球委員會的成績也卓越蜚然,這些成就來自於主任委員劉天靠先生默默耕耘與不居功的付出。
劉天靠是成功的企業家,在事業有成之後,他選擇自幼熱愛的桌球運動做為回饋家鄉的奉獻,劉董回憶他的成長經歷,不無幾分感慨,他說早年家長觀念保守,認定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。」小時候打桌球都要瞞著長輩偷偷摸摸,不知扼殺了多少天才。不像現在觀念開竅了,家長重視四育均衡發展,不僅提升了國民健康品質,也為職業運動開展出更優良的環境與條件。
除了常年在33個鄉鎮推廣桌球運動之外,委員會自民國111年已承辦全縣自由盃大賽,第一屆就吸引了兩千多位選手參賽,只可惜因為疫情沒有對外開放。今年第二屆正在展開激烈的競賽,總賽程會有2500名以上選手參加,加上家長組將有5000名選手來參與,堪稱是屏東體育界年度一大盛事。
劉主委進一步闡釋他的理念與委員會的宗旨目標,就是要向下紮根,朝向培養三級選手邁進,從國小、國中到高中有計劃的訓練培養,直到他們到大學之後,就會由企業接手認養,最終就是鎖定亞奧運金牌,讓他們為國家爭取榮譽,甚至以養成職業選手為終極目標。
劉主委以其過來人的經驗熟知,選手技術精進必須有動力砥礪,那個動力就來自於比賽,因此委員會平常就規劃了養成班,每周末都有排名賽,讓每一位選手都有機會面對幾百個不同的對手,有機會適應各式各樣不同的球路與球風,這與固定教練或同溫層的練習是有很大區別的,養成之後就可以更寬廣的球路,面對同上際競賽的挑戰。
劉主委也特別強調,運動的目的並不只是在奪牌,並不是每一個都可以成為林旳儒的,委員會的宗旨是鼓勵所有人都能夠多運動,既可以強身,又可以活絡人際關係,拓寬社交生活,甚至可以做為事業的潤滑濟。
在這方面,桌球甚至比一些其它球類運動更得天獨厚,一是它所需要的場地設施來得簡易方便,每個村里或學校都有這類設施可資利用;二是它和羽球樣,只要兩個人就可以成局,不像棒球或籃球,沒有湊十幾個球友根本玩不起來,因此桌球更有條件成為普及化的國民運動,可以說是男女老少皆宜。
除了為事業打拼,為家鄉創造就業機會,劉董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注桌球推廣,自由盃大賽期間,他不時視察賽場督導,也廣邀各方人士參與,政治工作者梁梅瑛也應邀擔任直播講評員,目的就是在為培育國手榮耀家鄉,號召大家共襄盛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