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述:梁牧養 攝影:南國工作室
第六章:台灣的馬術環境
第1節:從野馬、戰馬到賽馬
面積三萬多平方公里,南北距離長約四百公里,東西寬不到二百公里,總人口二千三百萬,地處亞熱帶的臺灣,因為高山林立,人口密集,平原空間有限,自古以來就不像廣大平原的大陸型國家,在交通或軍事上需要用到馬匹,因此馬對大部分的臺灣人來說,是非常陌生的。
臺灣人自小熟讀中國歷史,深知漢民族不善騎射,因而屢屢深受北方馬背上的民族鐵蹄踐踏。在電影市場上,臺灣又如美國的電影殖民地,早期的美國電影以西部牛仔片走紅一時,因此許多愛馬的臺灣人,對馬的認識僅止於欣賞牠的俊美與奔馳英姿,很少有機會去接觸駕馭,真可謂是又愛又怕。
墾丁國家公園內的野馬
在歷史上,臺灣有數量較多的馬匹移入之記錄,最早期是日本統治臺灣時代,由日本軍方移入的軍事戰馬,當年日本也徵用了很多的臺灣人去當馬夫,但因當時日本陷於第一、二次世界大戰,臺灣物質缺乏民不聊生,因此對臺灣馬術活動了無助益,日本人所留下少數戰馬,起初集中於恆春農畜改良塲,墾丁國家公園成立後,野放於國家公園內,一九九一年曾因自然繁殖過剩,當局擔心破壞造林計劃,曾標售出一批野馬,也許因為地理環境不佳,馬匹體材身高並不理想,也未曾再聽過民間有留傳下墾丁日系野馬的品種,至今,墾丁國家公園內尚有近百匹的野馬,也有國家放生的野牛和水鹿群。
二次戰後中國移入的戰馬
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日本戰敗投降,蔣介石派軍接管臺灣,帶來騎兵團駐軍於臺中后里與鳳山步兵學校。爾後因時局變化及軍隊機械化,老化的兵馬逐年退伍,老騎兵們為求謀生,零星於臺灣各地成立簡陋馬場,逐步演變至今,臺灣各地約有近百家的休閒營業馬場。
早期的馬場,例如當年的臺北青年公園馬場、臺中的后里馬場、臺南的虎頭埤馬場、高雄的澄清湖馬場,都是由老騎兵當老闆、教練兼馬夫,跟隨著一些愛馬的年輕人。如此師徒一脈相傳,也因為受限於地狹人稠,騎術、空間有限,以致於幾乎僅限於打浪、壓浪、跑步,跳障礙及初級舞步範圍內學習,很有限度的與國際接軌,這是臺灣馬界在二○○○年以前的概況。
北京奧運啟動馬術風潮
二○○九年北京奧運打開了中國的視界,也讓全世界愛馬人士,看到了中國傳統馬背上的民族。世界看到了蒙古大草原幾百年來傳統的長途速度競賽,中國也看到了世界文明的現代各項比賽,中外各品系的馬匹競速於蒙古大草原,蒙古馬也加入了文明現代化的競賽。
筆者才疏學淺,同時因為臺灣的中華民國馬術協會及有關可搜尋的文獻少之又少,我真的不知道臺灣的馬術界,何時單一走向歐式的障礙跳躍、盛裝舞步,反而忽略了更適合臺灣人體裁、個性等的其它比賽項目,如美式繞桶賽、長途耐力賽及四日賽等。
二○○八年,因為中國是奧運會主辦國,不得不以香港(專長賽馬博奕,非奧運項目)為協辦主力,勉強迎合各比賽項目,成績結果雖不盡人意,但奧運會後所引發的馬界蓬勃發展,世界各地的馬匹品系,各個比賽項目,全面多元進入中國生根發展,真令人刮目相看。
第2節:馬場經營的野人獻曝
臺灣有句俗語:「一樣米養百樣人。」一匹馬,不可能適合每一個人,一位馬術教練也不可能適合每一位學員,同樣的道理,一個馬場不可能適合所有的愛馬人士。
首先要改善的是馬場定位,經營投資者應先定位這個馬場是馬術小學、中學、還是大學?一般學校有各科系,馬場卻只有專科馬場,不同專長的教練,和不同使用用途的馬,不該同聚一場,雞兔同籠、龍蛇混雜,只會互相排斥;比賽用選手馬只適合供選手訓練比賽用,不同的比賽項目,必須有不同的設施和不同品種的馬匹。
小學老師的學經歷,並不亞於大學教授,只是專業專長不同,我們不能夠要求一位嚴格訓練的選手或教練,立刻適應教導初學者或小孩子。臺灣現有的教練檢定、分類、定位,尚待討論的空間很大,臺灣各項賽事的國手、教練、出國比賽返國後,均有國家對不起我,或有國比國氣死選手、教練之感,身為當今臺灣馬術界成員當自強。
馬場必須邁向多元區隔
教育設有國小、國中、大學之分,臺灣馬場對客人統稱為學員,但學生沒有科系好選,馬場沒有層級專業區隔,教練沒有分類,這是臺灣馬術界發展的瓶頸所在。
學員學習騎馬的目的為何?好奇?好玩?未來是想走馬看花四處遊玩?或當職業選手?或單一項目的興趣學習?學員任何一種興趣的選擇,必須有適當的不同性格、品系的馬匹,搭配不同的設施及教練。
如果學員只求休閒運動,馬場不適合把學員導入體育競賽項目。休閒運動講求的是安全、舒適,體育活動講求的是競賽、技巧。體育競賽分秒必爭,當然必有其安全性的問題,經過比賽訓練的馬匹,就必有其分秒必爭的敏捷、緊張,這就已經不是休閒運動器材了,而且容易造成學員摔馬的危險,會有學習過程的難度及挫折感,長期以來,馬術發展的主要資源、動力就是學員,就是消費客戶,但學員不斷的遭遇到不適合的馬場、馬匹和教練,學員一再的被扼殺、斷源,而業者則尚不自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