悠客論馬(6):千金難買勇腳馬

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悠客論馬(6):千金難買勇腳馬
勇腳馬千金難買,唯有緣者能得之。
分享出去

撰述:梁牧養 攝影:南國工作室

第二章:獨家馬經大公開

第3節:由小見大、因材施教

大多數的小馬,在出生三個月之內,幾乎緊緊跟著母馬寸步不離,非常少數的新生小馬,尤其是公馬,就像頑皮的野小孩,不滿一個月就到處閒逛,和每一匹大小馬打招呼,母馬便會緊張不安嘶叫,這類頑皮、外向活潑的小馬,長大後膽識一定比較勇敢,不怕生人,也不怕陌生環境,隨時可以融入人群聚集的活動場合。

臺灣人有句俚語「補胎、補月內(做月子)」,在馬的繁殖專業上,選擇優良、健康的公母馬,是當然的第一課,母馬懷孕時間長達近十一個月,最好的交配及生產時間是春天,在懷孕期間,除每季固定的服用殺蟲葯物外,禁止使用任何藥物和針劑,到了秋冬季節,風和日麗、秋高氣爽時,母馬已大腹便便,運動、陽光、飼料要充足,補胎做月子是件很重要的工作。

初生小馬與母馬寸步不離,難捨難分。
初生小馬與母馬寸步不離,難捨難分。

 
馬一生的健康、性向,在小時候就能分辨出來。往往第一胎生產的母馬,在照顧小馬時,奶水、及生育過程都會比較不那麼順利,主人要特別的加強照顧,小馬期間沒有很健康強壯,這匹馬的一生中,當然就不耐操耐磨,而且體弱多病,生命期限也較短。

小馬性向活潑或內向安靜,並不代表長大後也是如此,與牠的智商高低、學習能力,更不能劃上等號。健康強壯或體弱多病,與好不好騎,也是兩碼子事,耐操耐磨及長途長時間騎乘,當然要選擇身強力壯的勇腳馬。

在飼養方面,春、夏、秋、冬、老、青、幼也要有所區別,例如八歲以前年輕的馬,不宜食用太多精料(如豆粉,玉米粉,麥片榖物,賽馬飼等),以免造成體力過旺,衝勁太大,容易造成騎乘者摔馬的危險。任何一匹馬都是一個完全的個體,必須要有不同的飼養方式,和不同的訓練教養方法,飼養馬匹的人員,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一視同仁。

小馬也要因材施教,不能一視同仁一刀切。
小馬也要因材施教,不能一視同仁一刀切。

 

第4節:繁殖是一門大學問

母馬每個月發情一次,每次發情時間至少五、六日,最長發情時間有長達二十二天的記錄,懷孕時間則約達十一個月。

馬的預產期,無法像人類一樣做準確的推算或預測,有經驗的獸醫或馬匹的照護人員,可由母馬的乳腺腫脹情況,和前腳蹄猛挖泥土,及急欲回馬廄的不安情緒,做出三五天之內生產的判斷。母馬必須在牠認為熟悉安全的環境之下,才會進行生產。

馬廄裡只要有母馬處於發情期,公種馬就整日坐立不安、食慾不振、踢馬房、咬飼料桶等等,性情極不穩定,嚴重破壞馬群的情緒和休息,發情中的母馬更容易受其影響,以致在騎乘中發生暴衝等危險動作,因此沒有繁殖規劃的馬場,是不適合做繁殖工作和飼養公種馬。

哺乳期的小馬,傷病死亡率都很高。
哺乳期的小馬,傷病死亡率都很高。

 
小馬最快也必須滿兩年半至三年才可騎乘,在這三年裡,要培養出一匹健康的小馬,必須要有足夠的空間、陽光、草原供小馬奔跑運動,最好還要有同年紀的玩伴。母馬哺乳時間至少需要四個月,最長可達八個月,在哺乳期間的母馬,不容易專心工作,騎乘者難以駕馭操控,跑步時可能突然停止或在回程時失控狂奔。

三歲以內的小馬,生病夭折、受傷殘缺、死亡率都很高。小馬剛出生時馬蹄是軟的,遇空氣後才漸漸變硬,半個小時之內便能站立,一小時之內完成首次吸奶,二個月之內與母馬寸步不離,在三個月之內如遇母馬病故,或因故無奶可吸,小馬會因為至今尚無母乳替代品而活活餓死。

三個月之後,小馬因為已熟悉環境,以及學習了馬的社會公共關係,活動空間也漸漸擴大,因而可以離開母馬愈來愈遠、越來越久。在此之前,小馬是跟母馬寸步不離,三個月之後則換母馬追小馬,也因為小馬不斷長大,母乳漸漸供不應求,小馬便開始學習嚼食飼料和青草。

母馬分娩也常面臨難產的風險。
母馬分娩也常面臨難產的風險。

 

第5節:分娩中的難產風險

在悠客馬場,每年五、六匹的小馬生產過程中,八、九成幾乎都是在下班後,晚上九點到半夜兩點之間出生,很少有在白天生產的,白天出生的小馬,健康情況都非常差,大部分體弱多病,一年之內夭折的機率很高。

母馬懷孕期約為十個月到十一個月,很難從交配日準確的推算出正確的預產期,有經驗的獸醫或管理人員,可由母馬的乳腺腫脹情況,判斷出五天左右的生產日,但如果在預產日更換馬房,或有任何帶給母馬不安全感的原因,母馬都會延產,時間過長,可能造成胎死腹中,或嚴重影響小馬健康。

年輕健康的母馬,懷孕三百一十天通常會如期生產,十多歲的老馬懷胎時間,可能比年輕馬多出一個月的時間。馬的天性鞠躬盡瘁,在馬主人陷於險境時,可以戴著主人,盡其全力奔跑到倒地後斷氣死亡,老母馬可能在過去的十年內,已為馬主人生產過六、七匹的小馬,有可能在牠年老體衰時,懷孕十一個月,在生產過程中體力不支死亡。年輕母馬第一次生產,或老母馬生產,可能造成難產情況,馬主人要特別注意。

母馬軀體龐大,體重約在六、七百公斤,在空間狹小的馬房內,生產出小馬後,會立刻站立起來,我從來沒有聽過,母馬生產過程有壓傷或踩死小馬的紀錄,母馬生產後會舔淨小馬全身,臍帶不必人工剪紮。新生小馬有如小嬰兒般,除吃奶時間外,就是躺著睡覺,然而因為小馬看走了眼,認錯了母馬或跑錯馬房,被其它成馬踢死的事,倒是時有所聞。

大部分的小馬都很怕生,主人要設法和牠多接觸,有越多的同年紀小馬和小朋友陪牠嘻鬧、遊戲和撫摸越好。

小馬自出生開始就要養成牠對人類的善意,未滿二個月的小馬對母馬的依偎幾乎寸步不離,連你在幫母馬沖洗時,小馬都會緊依在側,這時候你要是伸手要摸牠,小馬會避開你的手,緊貼著母馬,也會像小孩子般不好意思的別過臉去,把臉藏在母馬的懷中。

馬很會觀察人的臉色,並且善解人意,小馬的可愛模樣,任何人都會把對牠的憐愛喜形於色,母馬能完全了解你是在逗著小馬玩,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親馬教育。

小馬個性害羞,要把控建立親密關係時機。
小馬個性害羞,要把控建立親密關係時機。

 

第6節:小馬害羞、母子情深

當你和小馬有了深厚的感情後,你可以在母馬被扣綁住時,故意假裝沒看到小馬,走到距離母子馬三十公尺遠時,蹲下來拔草,小馬會伸長脖子遙望著你,牠心裡會想著:奇怪?主人怎麼沒看到我?

此時,你要假裝低頭拔草,不要正面去看牠,小馬在十分鐘之內,會按耐不住好奇心,跑過來看你的手在做什麼。這時你要假裝很驚喜看到牠,伸手要去摸牠,假裝很訝異,小馬會高高興興的回應你的撫摸,蹦蹦跳跳的跑回母馬的身邊磨蹭,等著你的再次到來。

小馬在母馬身上磨蹭,好像在告訴母馬:爸爸來了!他看到我了!當你走到牠們母子前面時,小馬會主動的靠近你,抬著頭看著你,牠會因為你喜悅的表情雀躍不已,這時候你要掌握機會,和小馬、母馬做親密接觸,拍拍脖子,口中說著溫柔的話語,這是與馬建立親密關係的好機會。

馬的個性是內斂,沒有言語,不善於感情表達的動物,小小馬的階段,喜怒哀樂是「讀馬」最黃金的時刻。

母馬在兩歲之前會首次發情,三歲以後當母馬,七、八歲時可能生育過三匹小馬,也可能有了兩、三個外孫,十歲時兒孫滿堂,加上孤兒來投靠,已自然形成了馬群,自然越聚越大群,同一群馬彼此相親相愛,由領袖馬來維持紀律。

母系社會的社交關係都仰賴血緣維繫。
母系社會的社交關係都仰賴血緣維繫。

 
馬是母系社會,母女、兄妹、姑舅等等彼此之間關係非常的清楚,終身不忘,親情永在,只要屬於同一母系,在出生後,於同一屋簷下,大家都知道是自己人,不會打架,而會互相照顧、彼此搔癢。

小馬出生滿六個月後,必須準備斷奶,投入馬的社交活動和群體生活,小馬沒有群體生活,無法辨別「馬際關係」,分辨不出「好人和人」,小馬被大馬一腳踹死是常有的事,斷奶之前一個月,通常我們會由母馬帶上一個月,和其它的馬一起放牧,晚上盡可能也能群居過夜,一個月以後正式完全隔離,從此之後的一兩年間,小馬就像個野孩子,除了每三個月一次的驅蟲,和必要的小訓練外,就等小馬長大賺錢了。

母馬帶小馬於草原放牧時,小馬只顧奔跑玩樂和躺在草皮上睡覺;小馬跑遠時,母馬會嘶叫;而當小馬和其他馬接近時,如果是自己人,母馬只看一眼便繼續覓食,否則便會衝過去驅趕其它馬。

在悠客馬場,成馬都必須參與營業,旺季生意好時,小馬跟著走兩、三小時後,體力不支走不動了,會去投靠牠的姐姐或奶奶,母馬很放心,姐姐、奶奶或姑姑也會將小馬視如己出,只是不能吸奶(除非自己生的子女,母馬是不給奶吃的)。

我看過馬在成馬後(三、四歲),已長期被隔離,早已參與營業隊伍,也已有了弟妹,有一天,和母馬被同時放牧於草原時,會低下頭要吸母馬的奶,母馬的拒絕方式是轉過頭來要咬牠,長得比母馬更壯大的子馬,當然知道媽媽不給吃奶了。

教育訓練是一門專業,馬上一分鐘,馬下十年功。
教育訓練是一門專業,馬上一分鐘,馬下十年功。

 

精彩篇章待續……


分享出去